工作還是領取綜援,對不少嚴重肢體傷殘人士來說,是一個兩難困局。據路向社資料,現時香港對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的政策較不友善,如果他們工作,就等於失去領取綜援時獲得的資助,支出大幅增加。脊髓肌肉萎縮症Elaine形容,「我很想工作,但想到將失去資助、津貼,以這份工作的收入來說,實在難以支付!」
擔心失去綜援津貼 Elaine: 「我想工作,但難以負擔支出!」
Elaine 自小須要坐輪椅,屬於嚴重肢體傷殘類別,大學畢業後一直領取綜援支付生活及復康器材開支。 問及她的工作意願,她語帶興奮地提及,其實自己在大學畢業後曾獲一間公司聘請為電話接線生。「我很心動,想做這份工作!但如果我生病請假,收入就會減至跟綜援差不多,那不如領綜援。」除了擔心請假後收入跟領取綜援差不多外,Elaine 亦考慮到停止領取綜援後,會失去醫療消耗品的實報實銷資助和聘請外傭照顧者津貼,為家人帶來負擔。「換輪椅、購買復康用品例如呼吸機等,還有聘請工人的費用、機票等,實在難以支付。」Elaine最終接受媽媽的勸說,推卻心儀的工作。
隨着年紀,Elaine的狀況逐漸轉差,復康開支更為沉重,「現在我須要用呼吸機和吸痰機,兩者各需租金2400元,還要定時更換輪椅電池、輪椅車轆、氣墊床、浴椅。身體每年都有變化,每五六年便要更換輪椅,最少八萬元或以上。還有聘請工人須要付的每月薪金、膳食費、經紀費用和機票。」以上開支均由綜援中的資助及津貼支付。因此,為符合綜援的收入要求,Elaine每星期只兼職數小時,每月賺取千多元。
「如果返工仍然能領取津貼,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去返工!工作可以展現到自己能力,可以買自己鍾意的東西,花錢也花得合理點!」Elaine自豪地說。
Elaine 的個案絕非冰山一角。病人組織「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蘇永通(Steve) 指出,他們接觸到的嚴重殘疾人士個案中,有八至九成人因為怕失去實報實銷津貼而不敢工作。有見及此,他們建議將醫療消耗品的實報實銷資助和聘請外傭照顧者津貼從綜援中「鬆綁」,讓「有工作」或「想工作」的嚴重肢體殘疾人士亦可申請這兩項津貼。
這項建議除了可幫助殘疾人士外,亦能更善用整體社會福利資源,「如果患者能夠工作,舉例每月靠自己賺到一萬五千元,生活質素已比原來領綜援時提升,政府亦可省下嚴重殘疾人士生活金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