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一天到晚都離不開水,從起身刷牙、飲水、洗手到洗澡,我們都會接觸到水,但你有沒有想過有的人從小就怕水!他們不但會懼怕深水,連浴缸甚至公園噴泉都能令他們感到焦慮!
公園噴泉都能引發恐水症
恐水症是一種常見恐懼症,而對水的恐懼程度都是因人而異,有人只是害怕深水,有人則害怕泳池甚至是浴缸,患有恐水症的人在下水或看到水時都會感到焦慮或恐懼。在美國就有大概2-3%的人有恐水症,恐水症的症狀大多在童年時期出現,而兒童受到的影響亦比成人更大。
恐水症的常見症狀是在想起水或在水附近時會極度焦慮,其他症狀亦包括頭暈、大量出汗、噁心、呼吸急速等等。所有與水相關的事物都可能引發恐水症,包括游泳池、浴缸、水槽、飲料、甚至公園的噴泉都可以是誘因。
有人天生就怕水?
直到現在,導致恐水症的原因都仍然未被完全確定,現在主要認為有四種原因。第一,如果過去有與水相關的創傷經歷,例如差點溺水的遭遇,人就會更易患上恐水症。第二,就算沒有親身經歷,在童年時期聽聞關於水的恐怖故事,也或者會引發恐水症。例如在1975年,電影《大白鯊》上映後,恐水症與鯊魚恐懼症的相關報導也急劇增加。第三,就家族因素而言,如果父母或親人患有恐懼症或焦慮症,我們患恐水症的機率亦隨之上升,而基因特變也可能令我們變得焦慮。最後,當我們聽見別人談起他的恐水狀況,我們也可能不知不覺被影響,導致自身也產生相同恐懼感。
人可以克服恐水症?
暴露療法是目前治療恐水症的主要方法,通過把人暴露在引發恐懼的事物,並透過不同階段的治療,讓人逐步了解恐懼的根源。在接受療法後,高達九分之十患者的症狀都得到改善。針對恐水症患者,目前的暴露療法或包括讓他們:
- 想起或談起水
- 看有水的畫面或影片
- 觸碰水杯、水槽或浴缸
- 開關水龍頭
- 觸碰流水
- 站在游泳池、湖泊或海旁邊
- 進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