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新治療成突破 惟費用昂貴晚期病人難負擔

近年,子宮內膜癌成為了香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過去十年,子宮內膜癌的新症在十年間增達7成,由2010年的713宗增加至2020年的1,186宗。當中,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治率只有約17%,傳統治療選擇十分有限,成效亦未如理想。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可有助延長存活期,但治療費用卻成患者經濟重擔。有團體促政府將其納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讓更多患者得到適當治療。

子宮內膜癌新治療成突破 惟費用昂貴晚期病人難負擔

近年,子宮內膜癌成為了香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過去十年,子宮內膜癌的新症在十年間增達7成,由2010年的713宗增加至2020年的1,186宗。當中,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治率只有約17%,傳統治療選擇十分有限,成效亦未如理想。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可有助延長存活期,但治療費用卻成患者經濟重擔。有團體促政府將其納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讓更多患者得到適當治療。

近年,子宮內膜癌成為了香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過去十年,子宮內膜癌的新症在十年間增達7成,由2010年的713宗增加至2020年的1,186宗。當中,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治率只有約17%,傳統治療選擇十分有限,成效亦未如理想。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可有助延長存活期,但治療費用卻成患者經濟重擔。有團體促政府將其納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讓更多患者得到適當治療。

傳統化療效果不理想 

根據醫管局最新數據,子宮內膜癌是在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四,病發率比子宮頸癌更高。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指,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遠端轉移的晚期個案的存治率低,五年只有約 17%。晚期患者不適合進行手術,所以只能接受副作用較多的化療,而化療效果亦不理想,存活期中位數只有約12個月。

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成突破

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當中的標靶藥物可針對多個靶點,多角度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血管生成。至於免疫藥物,則可以抑制免疫系統中 T 淋巴細胞上的一種蛋白質 (PD-1) ,重啟免疫系統殲滅癌細胞的能力。這兩種治療雙管齊下,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第三期國際臨床研究也發現,新型治療能延長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存活期。使用新型治療的患者整體存活期比化療有效延長約五成至18個月,無惡化存活期亦延長逾七成至6.7個月,疾病控制率達到七成。

74歲的陳女士 (化名) 於2018年確診子宮內膜癌,在同年完成手術後,病情於2020年復發,癌細胞轉移至陰道穹及肺部。患者曾在加拿大接受化療,但病情惡化且化療毒性顯著。到2022年中,病人回港使用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病情明顯在3個月後明顯改善。病人只有輕度肝功能紊亂和腹瀉,陰道出血的情況停止,能維持日常生活,且所有腫瘤部位均有縮小的情況。

治療費用昂貴 團體促政府納入藥物名冊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亦指,雖然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成效理想,但現時仍未被納入到醫管局藥物名冊內。有患者為了治療花費大量積蓄,承受巨大經濟壓力。由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減低患者經濟負擔,促請政府當局盡快將相關治療納入藥物名冊,並將其加入關愛基金的資助項目範圍內。

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