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威爾斯親王醫院。
十歲的林芷煖坐在病床上,拿著羽毛球拍「嚯、嚯、嚯」地練習揮拍。這位夢想成為港隊羽毛球運動員的小女孩,不久前卻因骨癌入院。她的左手吊著點滴,只有右手可以活動,熱愛羽毛球的她便不時拿起球拍,對著空氣練習揮拍。
癌症當前,生死未卜,林芷煖卻一心惦掛著羽毛球。對她來說,羽毛球比生命更重要,「如果有天不能再打球,不如乾脆直接拿走我的人生算了!」林芷煖承認自己任性,即使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份任性依舊存在。
夢碎
小三時,芷煖首次接觸羽毛球這項運動,一試愛上。在最開始的兩年訓練期内,一星期有七天,芷煖練足六天,直到體育館關燈打烊她才離開,星期日便留作比賽。當同齡小朋友放學去遊樂場玩耍時,她卻拉著同樣愛羽毛球的弟弟往球場跑。
她想像,也許哪天自己也能穿上港隊球衣,代表香港出賽 —— 這是十歲的林芷煖最大的夢想。
然而夢想的路似乎比想像中難走。一次訓練後,芷煖左肩劇痛,入院檢查後確診骨癌。剛知道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時,芷煖狀態正勇,準備打入栽培未來球手的青苗青年軍,偏偏要暫停一切訓練入院治理。在漫長治療開始之前,芷煖心心念念的卻是想再比賽一次,「因為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出去比賽,怕是最後一場,便求醫生讓我去。」醫生最終默許她參加比賽。
那場比賽她到底還是輸掉了。但在開展漫長的治療過程前,她卻總算是圓了一場心願。
在醫院度過的一年半是煎熬的。醫生為她安排了手術,切除她左側肩膊到手臂的骨頭,並換上了金屬骨,另加二十八次化療。化療帶來的嚴重副作用幾乎毀掉了這位年輕的女孩 —— 頭暈、嘔吐、脫髮甚至失禁。
她記得,當年一種俗稱「西瓜汁」、紅色液體狀的化療藥副作用非常嚴重,為每個要做化療的小朋友都帶來心理陰影 —— 凡聽到「西瓜汁」或見到像是茄汁等紅色的液體都會條件反射般馬上產生頭暈作嘔的感覺,甚至食慾全消。逢星期一是芷煖化療的日子,別的孩子害怕星期一的緣故或許是怕上學,而芷煖不喜歡星期一的原因卻是怕回到醫院做化療。
住院期間,芷煖的心還是記掛著羽毛球。身體狀態稍好時,她便會感到手癢 —— 會忍不住拿起球拍,坐在病床上練習揮拍。當時她沒有想太多,一心只想盡快康復、重投訓練。一年半後,她終於出院了,狀態卻大不如期。
由於左手換了金屬骨,一些如舉手、拍手般的簡單動作她也無法做到,更枉論打球;再加上停止訓練太久,她的體能和技術水平早已被同齡選手拋離。林芷煖的羽毛球夢,似乎正離她越來越遠。
拼盡全力撃好每一球
往後十年,芷煖幾乎放棄了當運動員的想法,只會在偶爾時被弟弟拉去一起練習 —— 從以前一星期練六日,到幾個月才踏足球場一次。但命運很奇妙,注定要發光的人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戰場。
一次陪弟弟購買羽毛球拍時,芷煖巧遇了一位羽毛球殘奧隊教練,邀請她嘗試成為一名傷殘羽毛球運動員。其後,芷煖順利加入香港傷殘羽毛球代表隊,並重新投入訓練。日夜操練後,她的汗水果然沒有白費,在2018年雅加達的亞殘會上,芷煖為香港勇奪 SU5 級單打單循環賽銅牌。有誰會想到,她十歲時的港隊夢,竟然在二十二歲時,以這種方式實現。
但與此同時,長期的高強度訓練令芷煖換了金屬臂的左手承受極大壓力。比賽時,她右手握拍,左手則要讓身體處於平衡狀態。一些跑動後轉身急停的動作,也會令左手受壓。結果,她兩次練到金屬骨內的零件斷裂,需做手術取出已斷裂的零件。醫生看見她的情況後不禁詫異,直言從未見過有病人會這樣對待自己的手臂,「他說我簡直是玩爛了自己的手。」醫生出言相勸,希望芷煖不要再打球,否則後果不是脫臼就是斷臂。
可是芷煖堅持,「這不可能。」她的整個人生都圍繞著羽毛球,叫她放棄打球等同於是想要奪走她的人生。醫生也知道這個倔強的小妮子不會輕言放棄,最終也尊重她的決定,只放下一句「你自己看著辦吧 。」現在,芷煖打球時會佩戴特製的固定帶,藉此控制左手擺動幅度,盡量保護自己。
重返球場至今五年,芷煖的路從不易走,一次又一次受傷、一次又一次跌倒、爬起來、再打過。與羽毛球有關的一切,林芷煖都不想妥協。球場上,只要羽毛球一日未落地,她都會拼盡全力,打好每一球。
林芷煖承認自己任性,但她就是夠任性,才能忠於自己:「很多人都勸我不要再打羽毛球,但我知道,機會將留給肯堅持的人。」